近日偶遇一位朋友,談及其子,黯然神傷。原來其子在成都一名校就讀高三,學習十分刻苦,成績亦非常優秀,今年正準備參加高考,體檢卻檢查出罹患肺結核病,不得已在家休學一年,令人扼腕嘆息……
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20年10月14日發布的最新全球結核病年度報告,我國2019年新發結核病患者數約83萬例,位居全球第三位,是全球結核感染負擔最重的國家之一。每年高考之前的體檢,全國多地都有檢查出患肺結核病的學生。例如2014年廣州60名高三考生查出肺結核,無緣高考。2017年湖南省桃江縣第四中學發現肺結核確診病例41例,引發聚集性肺結核公共衛生事件,震驚全國。
肺結核在我國是危害很嚴重的慢性呼吸道傳染病,每個人都有可能被傳染。肺結核病是《傳染病防治法》規定的乙類傳染病,治愈之前有傳染性,學生要休學治療。學校是肺結核的高發場所,學生、家長和學校都應該知曉結核病防治知識。
一、 結核病是如何傳染的?
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傳染病。除毛發和牙齒外,人體其它器官系統都可能受到感染而發病,但主要侵犯肺臟,稱為肺結核,肺結核占各種類型結核病的80%以上,是結核病的主要類型。
傳染性肺結核患者咳嗽、打噴嚏、唱歌、大聲說話時,含有結核分枝桿菌的飛沫可經其鼻腔和口腔噴出體外,在空氣中形成氣霧(或稱為飛沫),較大的飛沫很快落在地面,而較小的飛沫很快蒸發成為飛沫核,可長時間懸浮在空氣中。含菌的飛沫核被吸入肺泡,就可能引起感染。
二、 結核病的傳染源來自哪里?
結核病的傳染源是排菌的肺結核患者。研究表明,1例傳染性肺結核患者如果不及時治療,平均一年將傳染10~15個健康人,在人群密集、擁擠、通風不暢等環境下,將使更多的人受到感染。
三、 肺結核的主要癥狀有哪些?
肺結核的主要癥狀有咳嗽、咳痰,咯血或血痰,有的人會有低燒、盜汗、胸痛、食欲差、疲乏和消瘦等。有咳嗽、咳痰2周及以上,咯血或血痰等癥狀的人是肺結核可疑癥狀者。出現肺結核可疑癥狀時,要想到自己有可能患了結核病,應及時、主動到當地結核病定點醫療機構進行檢查。
四、 診斷肺結核需要進行哪些檢查?
檢查的方法主要有結核分枝桿菌檢查和胸部影像學檢查。實驗室結核分枝桿菌檢查包括針對痰液等標本,進行涂片、培養和快速分子生物學檢查,準確性較高。應按照醫生的要求,留取合格的痰標本或其他標本。
五、新發肺結核患者應如何治療?
新發肺結核患者的治療采用標準治療方案,療程為6個月,分為強化期和繼續期。強化期為2個月,采用異煙肼、利福平、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四藥聯合用藥,繼續期為4個月,采用異煙肼和利福平聯合用藥。但如被診斷為耐藥患者,需按照相應的耐藥方案進行治療。
六、肺結核患者在治療期間應注意什么?
一旦被診斷為肺結核患者,要盡早開展正規的抗結核治療,遵從醫囑,按時服藥,定期復查,樹立信心;注意休息和加強營養;注意個人衛生,不要隨地吐痰,咳嗽、打噴嚏時用紙巾掩住口鼻;盡量減少外出,必須外出時需佩戴口罩。
七、如何預防和控制結核???
要預防結核病,首先要控制傳染源,及時發現和治愈傳染性肺結核患者,并將其與其他人群分開;其次是阻斷傳播途徑,對痰液等進行消毒處理等;第三是保護易感人群,為新生兒接種卡介苗,與傳染性患者接觸時佩戴醫用防護口罩等。另外,要養成良好的衛生、生活等習慣,如經常開窗通風、不隨地吐痰、保持環境衛生和鍛煉身體等。
八、 肺結核患者能治好嗎?
新發現的肺結核患者堅持規律用藥并完成規定的療程后,95%以上的患者可被治愈。如果不按時服藥、不完成療程,易造成結核菌耐藥。一旦發生耐藥,療程會延長且容易導致治療失敗。
九、肺結核治好后還會傳染別人嗎?
肺結核患者經過規范治療,通常情況下傳染性會很快下降,接受治療數周后,痰內結核菌將明顯減少,多無傳染性。肺結核患者按照規定的治療方案完成全療程,達到治愈標準后,痰中查不到結核菌,就不再有傳染性。
十、為什么肺結核患者不能隨地吐痰?
肺結核患者痰液中含有大量的結核菌。如果隨地吐痰,痰中的結核菌被排出體外,被塵埃包裹形成含有結核菌的塵埃顆粒,被其他人吸入后,可導致肺部結核菌感染。一旦人體抵抗力下降,即可在肺部發生結核病。
十一、學校要加強結核病防治工作,教室開窗通風,做好日常晨檢、因病缺課登記和追蹤管理,強化結核病健康教育,將結核病檢查項目作為新生入學體檢與教職員工體檢的必查內容。
十二、學生保證充足的睡眠,合理膳食,加強體育鍛煉,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。出現肺結核可疑癥狀或被診斷為肺結核后,應當主動向學校報告,不隱瞞病情、不帶病上課。

站內搜索: